(资料图片)
寒来暑往,周期轮转。2022年,资本市场在内忧外患的夹击下大幅波动,A股各大股指纷纷回调。上证指数年度下跌15%,深证成指、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指跌幅均超过20%。
受此影响,公募基金也度过了煎熬的一年,不少产品业绩发生回撤。步入新年,伴随诸多利好因素浮出水面,A股市场的投资价值和吸引力正逐步显现,基金公司也开始摩拳擦掌,挖掘新的投资机会。
近期,各家基金公司的2023年投资策略相继出炉。在此背景下,《投资者网》推出“2023基金投资方法论”专题,对基金公司的策略观点和行业布局方向进行梳理,力求为投资者合理配置资产提供思路。
总体来看,基金公司普遍认为今年宏观经济大概率复苏,流动性仍然维持宽松,上市公司盈利水平有望修复,这些都为A股回升提供了基础条件。
01
A股有望迎来新一轮上涨起点
随着防疫的放开及各种经济刺激政策的出台,今年以来A股市场表现出回暖迹象。同时,基金公司对后市的判断也趋于乐观。
对于宏观经济,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下称“大摩华鑫”)预计2023年国内经济大概率呈现弱复苏态势,随着国内防疫政策优化和经济政策发力,有望看到国内消费复苏,同时伴随一系列支持政策出台,地产投资下行趋势将逐步收窄,加之基建的持续发力,制造业的稳定增长,整体投资端将保持高位,有望缓解外需下滑带来的出口压力。
其同时判断上市公司业绩增速有望在2023年二、三季度触底回升,而目前PPI正处于快速下行阶段,2023年二季度有望企稳。在疫情管控放开及政策发力带动下,预计2023年市场风险偏好较去年将有很大改善。
基于对景气复苏期的判断,华夏基金对2023年的大势展望较为乐观。海外方面,现阶段通胀不再是美联储的核心关注点,未来一段时间美联储将处于紧缩退坡的阶段,直到通胀或经济数据下行幅度给出更明确的信号。而国内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逐步优化,政策大概率主动出击,将带来新的机会。
博时基金认为,A股市场短期处于震荡整固期,后续基本面修复弹性、稳增长政策具体力度和微观流动性的改善与明朗是推动市场上行的关键,逢调整逐步展开布局。结构配置上,随着疫情、经济秩序恢复的趋势逐步确定,场内资金从不敢做长期基本面判断、只能做主题性短炒的预期博弈阶段,逐步转向经济基本面修复节奏的观察和适应阶段。
平安基金从中长期视角进行了分析,认为信贷周期依旧决定大盘走势,尽管收入预期可能制约居民扩表弹性,但中长贷边际改善方向无虞,叠加权益资产性价比仍在高位,绝对收益资金“弹药”相对充足,长线资金入市可期,市场大势稳中有升。
而在上投摩根基金看来,随着防疫政策的调整、支持房地产融资“三支箭”和“支持民间投资”等积极政策的出台,相信宏观经济有望复苏,企业的盈利水平也有望改善。2023年有望是新一轮上涨的起点,投资者当下不应再过于悲观。
02
后疫情时代看好消费复苏主线
随着经济回暖、上市公司业绩回升,以及地缘政治等外部因素逐步缓和,2023年A股具备业绩、估值同时提升的基础。那么,基金公司将沿着哪些投资主线着手布局,对于行业赛道机会有何判断?
中欧基金投资总监周蔚文认为,A股市场整体资金净流入量将有望得改善,市场也有望迎来更丰富多元的投资机会。这一方面是来源于资金在多资产中的选择偏好,另一方面则是来源于实体经济对股票市场的需要。
在他看来,有两个方向值得关注:一是“锦上添花”行业,它们具有较大成长空间,如医疗养老、碳中和、战略型科技产业等成长性行业在经过近两年的扩产后,可能有一些新行业、新技术、细分行业还会有再融资的需求;二是“雪中送炭”行业,餐饮、酒店、旅游、航空等疫情受损行业,在疫情恢复之后,可能会迎来需求的爆发增长,这也会需要再融资、再扩大产能,以带来更好的利润。
德邦基金认为配置方向可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伴随疫情后工业生产、居民生活恢复正常化,并叠加“把促进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政策部署,消费板块有望得到修复;另一方面参考境外国家疫情防控放开后,医疗资源持续处于高负荷运行的状态,医用药需求和政府对医疗的投入有望是贯穿未来几年的主线,因此医药亦是2023年值得重视的方向。
平安基金提出关注四条投资主线:第一,受益于地产保交付的竣工链(地产、建材、厨电、白电);第二,受益于基建继续发力(建筑);第三,受益于防疫政策优化,消费需求复苏(医疗器械与服务、餐饮旅游、白酒、金融服务);第四,下半年有望重启的半导体上行周期(半导体、VR/AR、智能汽车)。
而大摩华鑫重点看好的三大投资主线包括:受益于疫情防控政策优化的消费复苏、估值已回归合理水平的高景气成长板块以及地产相关产业链的修复机会。
03
适当关注债市交易性机会
2012年初,债券市场迎来开门红,随后在疫情、断供风波等事件的影响下进一步走牛。然而11月份风云突变,债市出现罕见大跌,债券基金、银行理财产品受到牵连,甚至引发银行理财产品“赎回潮”。
但总体而言,去年债券类资产的表现优于权益类资产,中证全债和中证国债获得正收益。
上投摩根认为,经济复苏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经济增长的挑战可能会加大股票等风险资产的波动。在全球资产配置中,建议投资者仍然秉持分散配置的原则。特别是在市场预期美国放缓加息步调的情况下,股债负相关性的表现有望回归,资产配置策略将再次展现优势。在保持组合对权益类资产敏感的同时,投资者可增加对政府债券、高评级债券等固收类资产的关注。
德邦基金分析称,2023年债券市场仍有可为,2022年尾声的债市调整为2023年提供了相对有利的布局条件。配置层面,对于不同类型机构,债市快速调整后的票息价值回升,尤其短端信用债的信用利差已具备相当安全边际和一定性价比,广义利率品种相对贷款的比价优势也进一步提升。交易层面,短期强预期、资金收敛共同约束交易空间,但基本面弱势仍有可能重新夺回定价权,关注由此引发的政策预期波动带来的交易机会。信用策略方面,当前短端信用利差已达历史较高水平,配置价值逐步显现。
谈及债券投资策略,大摩华鑫认为,利率走势上,预期2023年波动放大,中枢可能有所抬升。短期来看,“走小步、不停步”的放开方向已然确定,债市交易强预期而有一波快速上行,从交易逻辑切换的历史经验看,第一波预期交易可能已经走完大半程;随着利空落地,市场可能会开始关注政策的落实情况和疫情的第一波冲击,预期和现实有望收敛。从中期趋势看,债市需做好防守并适当关注交易性机会。
信用债方面,预期信用分化仍将持续,面对经济增长中枢下行的环境,能够穿越周期的主体仍将是配置的优先选项,应优选具有长期自生能力的产业类主体和具有长期人口导入、产业导入能力的区域融资平台。
可转债方面,预期相较2022年更加乐观,基本面预期跟随政策面筑底,当前股债性价比偏向权益类资产,利好市场风险偏好提升。需理性看待转债估值,风险偏好提高对估值的提振可对冲无风险利率上行,可通过多元化估值体系考虑问题。高估值环境或增加交易难度,建议结合行业景气度精选个券均衡配置,把握次新券、超跌券等的交易机会,同时期待优质新券供给。
04
新年开局如何配置基金?
度过了艰难的阶段后,2023年A股市场有望峰回路转,迎来估值修复行情。当前,股市仍处于底部区间,投资者该如何合理进行资产配置和基金布局?
对此,研究机构给出了可供参考的建议。
西南证券(行情600369,诊股)表示,大类资产方面,未来3-6个月建议上调对权益资产的配置,国内资产配置股强于债。除了相对估值因素外,经济复苏、通胀温和的阶段,利好于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受到资产再配置、经济基本面预期改善、货币政策等因素影响较大。
同时,其认为当经济环比恢复到正常水平,市场可能再次寻找“新动能”。“二十大”对产业革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国产替代科技创新将迎来长期发展趋势,小盘成长股或将重新受到投资者追捧。从全球资产配置来看,A股价值股+港股成长/美股成长,可能是2023年有超额收益的权益资产组合。基金布局上建议关注“中国特色主义估值体系”下,与“中国优势资产重估”相关的主题基金领域。
平安证券分析认为,股票方面,从估值来看,A股市场不悲观,2023年震荡向上,幅度有限,结构均衡。“高景气强者恒强”和“低估值困境反转”两种风格将会轮动。债券方面,债市波动加大,长端利率可能先下后上,利率中枢高于2022年,无论短端还是长端更多是交易型机会。黄金方面,有利因素增多,价格有望震荡上行,配置价值凸显。
其给出的基金组合建议为:在权益全年整体均衡、不同阶段风格快速轮动下,基金配置难度较大,应该首先优选配置均衡风格的产品,然后轮动持有重点布局困境反转行业的基金和细分高景气行业主题基金,以博取弹性。固收+和债券基金,建议优选具有较好交金易能力、擅长久期管理的基金。黄金ETF优选规模最大ETF。
此外,渤海证券建议,2023年一季度关注市场中估值修复类主题的投资机会,加大消费、科技等前期跌幅较大类型基金的配置比例,综合考虑规模、持有人结构、持仓集中度、风格偏好、历史收益表现等因素进行基金投资。
Copyright © 2015-2022 东方评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8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