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国网上海电缆公司电缆运检五班一级组员肖亮没有到临港新片区马五公路351号的上海仁爱养护院看望13岁的脑瘫儿童姚宇季(化名,下同),但是,这里的人都表示理解。“肖亮学雷锋不只局限在一天,持之以恒将近五年了,更加难能可贵!”该院院长苏卫英说,肖亮已来这里帮扶姚宇季近百次了,单程一次就要斜穿上海百余公里,在今天实在没空来之前,他已提前打招呼说会在几天的稍空时间过来。
图说:肖亮持续五年到这里帮扶一个脑瘫儿童 新民晚报记者 罗水元
【资料图】
6岁脑瘫娃进养护院
肖亮帮扶姚宇季源于2008年夏天在临港新片区的一次电缆巡线。巡线中,护线员聊着聊着聊出了一个“道听途说”的事情:泥城一养护院里有个脑瘫儿童。
肖亮一听,为之一震。“养护院里养护的一般都是老年人,怎么会有儿童?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需要陪护和关爱呀,孩子家人呢?”将信将疑中,肖亮当天巡线一结束,就多方打听,最终得知,脑瘫儿童住在上海仁爱养护院,名叫姚宇季。
慕名找到上海仁爱养护院后,在当时的院长李金仙(已退休)引领下,肖亮见到了姚宇季。当时,姚宇季八岁,目光呆滞,面无表情,两手发抖,身体颤动。
经李金仙介绍,肖亮才知,姚宇季出生才几个月就因高烧脑瘫。父母离婚后,她随父亲生活。由于视力几近失明,不会说话,不会站立,也不会行走,就被放在家里铺上旧棉被的地面一角摸爬滚动。
图说:姚宇季坐在椅子上时,上身常常大幅度前俯后仰,为防止她摔下椅子,上海仁受养护院工作人员特地用布条将椅子和姚宇季一起固定好,图为工作人员给脑瘫儿童喂香蕉 新民晚报 记者 罗水元 摄
更为不幸的是,姚宇季父亲常常因种种原因外出不归,奶奶年老力衰,爱莫能助,以至于李金仙上门看望时,姚宇季衣服尿湿,手上、脸上、头发上都是大便。“那时她才6岁,实在太惨了,太可怜了。”由于姚宇季有父亲,按规定不能送孤儿院,李金仙便应她父亲要求带进了上海仁爱养护院,“他父亲当时说,孩子最多活不过8岁。”
在李金仙看来,养老事业也是爱心事业,她希望姚宇季能过得更好一点,能感受到更多的关爱,但出乎她意外的是,姚宇季入院一年多后,她的父亲像“人间蒸发”一样失联了;而非亲非故的肖亮慕名而至后,续上了“父亲般的关爱”。
非亲“明灯”一帮已五年
“将心比心,我也有孩子——我的儿子比他小三岁,看到这孩子这个样子,我真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作为国网上海电缆公司“明灯”党员服务队的一员,肖亮第一次探望姚宇季时,就表达了帮扶意向,并暗暗决定,要长期帮助她,给予她更多的温暖。
事实上,肖亮家在宝山,离上海仁爱养护院有一百多公里路程;他所在的国网上海电缆公司在静安区共和新路上,离上海仁爱养护院也有80多公里。但是,决定下了后,肖亮还是以两周至四周一次的频率前往上海仁爱养护院。每次去,都带着尿布、牛奶、水果等物品。慢慢地,他不再叫姚宇季的真名,而直接喊他“囡囡”。
发现“囡囡”牙齿有牙垢等物后,肖亮便买牙刷帮她刷;考虑到养护院有关工作人员视力老花等因素,肖亮抱上抱下的同时,还给“囡囡”修剪指甲;见“囡囡”喜欢吃香蕉,肖亮便在每次买水果时,都会买上香蕉——由于“囡囡”的手抓不住小东西,肖亮又把香蕉切成一小段一小段,一段一段慢慢喂;观察到“囡囡”喝护工用调羹喂的水后,肖亮又开始教他用吸管喝水,“好不容易教会她吸了,她却不会喝下去,有时甚至会呛着,或从嘴巴里流出来”。
“我怎么照顾我儿子的,我就怎么照顾他。”肖亮告诉记者,近五年来的每年“六·一”儿童节,他一般都是上午陪自己的儿子,然后开车两小时左右到上海仁爱养护院陪“囡囡”。根据工作安排和自己的计划,他将于3月中旬再次到上海仁爱养护院帮扶“囡囡”。
让苏卫英和李金仙两位新老院长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去年五月疫情防控中的一天,肖亮也将香蕉等物送到了养护院门外——一问才知,他持有关通行证忙里偷闲工作时,仍念念未忘“囡囡”;而另一次,肖亮来时,还带来了同是国网上海电缆公司“明灯”党员服务队的同事,在同事们搀扶下车后,他们才发现,肖亮一只腿绑着石膏板——原来,肖亮在腿不小心受伤之后,就想利用难得的休息时间来看望“囡囡”,同事知道相关情况后,纷纷为他点赞,并踊跃报名“代驾”。
“我只在握手的情况下,才能感受她的情绪——我握紧她,她也会把我的手握得很紧。”“囡囡”不会笑,说话只能“啊啊”似的叫,肖亮从语言和表情上感觉不到“囡囡”对帮扶的反应,但他并不在乎——他说,他从一开始帮扶“囡囡”时就只是单纯地希望“囡囡”能得到更多关爱,“能通过握手感受她情绪表达,已经非常满足了”。
本报记者 罗水元
Copyright © 2015-2022 东方评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8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